
【教学目标】
1.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的性格和主题。
2.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感知,了解作家欧亨利小说的“含泪的笑”的艺术讽刺效果。
3.培养学生进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即从小说中体味到作者并未直接言明的事实和并未直接表达的情感。
4.通过鉴赏分析,了解19世纪美国社会的状况,广大平民生活的无奈及美国自由繁华的表面下蕴藏的罪恶。
【教学重点】
1.通过整体感知课文,具体理解小说三要素(人物、环境和故事情节)的含义。
2.在了解小说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分析主人公苏比的形象和了解19世纪的美国社会的现实生活状况。
3.注意小说精巧的结构,出乎意料的结局。
4.立足全篇,归纳小说的主题思想。
【教学难点】
1.苏比的形象对揭示19世纪美国社会状况的重要意义。
2.作品中体现的欧亨利小说“含泪的笑”的幽默讽刺艺术特点。
3.创造性阅读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即从作品中,我们都看出了哪些作者未直接说的现象和没有直接表达的情感。
【教学评价】
1.通过本节内容,学生不仅掌握了美国社会的某些真实现象,还能够理解作者如何通过描绘苏比的形象来隐喻当时的社会现实问题。
2.学生对文学作品中的细腻描写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第二课时
推荐阅读
二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_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查看更多相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