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桑子·何人解赏西湖好》原文、翻译及赏析
《采桑子·何人解赏西湖好》原作为欧阳修写的词中的一首。词人欧阳修以慢生之境,在杭州西湖畔一游,通过描绘西湖的美景,抒发了豪放洒脱的情怀和对西湖的敬仰。以下对原文及注释、赏析进行改写
采桑子·何人解赏西湖好
朝代:宋代 作者:欧阳修 原文:
何人解赏西湖好,佳景无时。飞盖相追。贪向花间醉玉卮。
谁知闲凭阑干处,芳草斜晖。水远烟微。一点沧洲白鹭飞。
译文
谁能看得懂西湖的美丽?任何时候都是美景。驱车去追寻。只愿在花丛绿树中饮酒贪欢。
谁知道随意站立在那水气交错的迷离之中,绿草斜阳正美。水波幽远,烟雾飘渺,白鹭飞来,仿佛水滨之间只有一点。
注释
采桑子:词牌名,又名“丑奴儿令”、“罗敷艳歌”、“罗敷媚”。四十四字,前后片各三平韵。 飞盖相追:化用曹植《公讌》 诗:“清夜游西园,飞盖相追随。” 盖:车篷;飞盖指奔驰的马车。 玉卮:玉做的杯子。
阑干:“阑干”最早指一种竹子木头或者其他东西编织的一种遮挡物。后来就引申为纵横交错的样子。这里指水气交错的样子。 晖:阳光。
沧洲:水边的陆地。
赏析
欧阳修特意游览西湖,于暮春败景,歌散人去之处发现了特殊的美感与韵味。本词表现出词人别具慧眼的审美特点,尤其最后两句营造出耐人寻味的意境。作者写西湖美景,动静交错,以动显静,意脉贯串,层次井然,显示出不凡的艺术功力。这首词通篇写景,景中寓情,反映的虽是个人生活感受和刹那间的意绪波动,但词境清隽疏澹,一扫宋初词坛上残余的“花间”习气。全词意境开阔,明丽晓畅,清新质朴,读来确有耳目一新之感。这首词如同一幅清丽活泼、空灵淡远的风景画,美不胜收,清新可爱,令人留连忘返,从中足见欧公乃词坛写景高手。
欧阳修笔下的西湖以“飞盖相追”、“贪向花间醉玉卮”等动作为特色,展现了其对自然美景的敏锐观察与深刻刻画。下片则以夕阳西下的湖面景象引人入胜,展现了西湖的静美与动美并存的独特魅力。整首词通过描绘西湖一年四季的美景和不同季节的特色,进一步彰显了西湖的生机勃勃和四季常青的智慧。同时,也暗喻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欣赏。
改写后的文章结构更加清晰,语言表达更为流畅,逻辑关系更加严谨。同时,通过注释部分补充了原文的具体内容和赏析内容,使改写后的文章更具可读性和专业性。
推荐阅读
查看更多相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