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什么》教案及反思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课文,学生了解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汽、云、雨、雹子和雪,知道水对人类有好处也有害处。
2、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strong>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猜出谜语
2、掌握生字的写法
3、理解水的变化规律,体会变化与不变的关系
教学设计 strong>
1、导入新课:脑筋急转弯比赛,激发学生兴趣。
2、读文识字:借助汉语拼音自渎课文,重点突破生字"露、冲、灾、雹、袍"的正确书写。
3、理解文字内容:用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水的变化规律,如池子里的水会轻点让它睡觉,小溪里的水会运动让它散步,江河里和海洋里的水能跑动和唱歌跳舞。
4、小组讨论:预测谜语的答案,并分享大家的想法。
5、课堂总结:回顾本课学习内容,强调"水"这个主题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strong>
1、导入新课:教师引导提问,激发学生猜测答案。
2、读文识字:教师讲解生字的书写规范,并组织学生分组练习书写"露、冲、灾、雹、袍"。
3、理解文字内容: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例子解释水的变化现象,并让学生用语言表达出变化的过程和结果。
4、小组讨论:教师鼓励学生预测谜语的答案,然后分享各自的思路和推理过程。
5、课堂总结:教师总结本课的重点知识,并通过朗读课文的后半部分复习"水"这个主题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 strong>
1、在导入环节,教师使用了脑筋急转弯比赛的形式,学生积极参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在教文识字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分组练习书写生字,并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3、在理解文字内容环节,教师结合生活实例和贴近生活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水的变化规律。
4、在总结环节,教师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并用朗读来巩固知识点。
读文识字 strong>
1、借助汉语拼音自渎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纠正字音,提出几个不好的地方并给出修改建议。
3、指名学生自读生字,并在小组内互说生字的正确读法。
4、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困难,教师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5、通过反复阅读,学生掌握了这些生字的书写规范。
理解文字内容 strong>
1、学习第四自然段: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1)齐读:"我"在池子里是怎样呢?它会轻点让它睡觉;
"它"在小溪里是如何的呢?它会比睡觉时响点,应该由弱到强,在江河里奔跑
了什么?海洋里唱歌跳舞。
(2)朗读第四自然段。
通过这段文字,学生知道"我"就是"水"。
知道"我"是水,现在用"水"读">
2、学习第一、二、三自然段
(1)"我"会变什么?自己读第一、二、三自然段。
(2)在第一自然段中,学生发现"我"的这种变化其实是为了让它的体重变轻一点,这样才能让它保持睡觉的状态。
(3)在第二自然段中,学生发现水变成云是在空中漂浮;
又成什么?自己读第二自然段。
(4)了解了这些词语的用法后,老师引导学生思考:我们把它们换位置对不对?这样看起来也很有趣。
(5)朗读第二自然段。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我"会变成什么?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2)了解了这些词语后,老师引导学生思考:我们把它们换位置对不对?这样看起来也很有趣。
(3)朗读第三自然段。
4、学习第四自然段
(1)"我"还会变成什么?自己读第四自然段。
(2)知道这句话的含义是:水真有趣,真会变。它会变成雨、露、雪、雹、霜。
(3)老师引导学生思考:我们把它们换位置对不对?
(4)朗读第四自然段。
5、读第一至第四自然段
(1)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按顺序阅读课文。
(2)在练习中出现了一些困难,老师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3)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新的知识点,记录下来备用。
6、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看到哪些地方用到了水?如果没有水,情况会怎样?
(1)老师引导学生思考:水是万物生长不可缺少的,但你们知道水如果发脾气会做哪些坏事吗?
(2)让学生收集一些关于水的知识,并分享给同学们。
(3)布置作业,要求收集一些相关资料,进行讨论和交流.
7、学生在课后完成任务:布置一些作业,如绘制一张画有水循环图的练习。
(1)老师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在课后尝试绘制一张生动有趣的水循环图。
(2)布置任务时,老师要求学生用不同颜色和形状来填充图片中的不同部分.
(3)完成任务的学生可以和同学分享自己的画作。
8、教师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1)让学生回顾学习的主要内容,并回答问题。
(2)引导学生思考水对人类的好处与不利,以及我们应该怎样管理水.
(3)老师补充一句:水看似神奇,但其实是很简单的。它会变、它会不变,它会隐藏,它也会释放。
9、布置作业:在课后完成任务。
(1)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完成一些练习。
(2)老师鼓励学生多提问,多讨论,以促进课堂效率的提升.
10、教师反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1)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和反思。
(2)老师总结本课的知识要点,并提出问题.
11、布置后续任务:在课后完成相关的练习和活动.
(1)教师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后续的学习过程。
(2)布置一些有趣的练习,如设计自己的水循环图或其他与主题相关的活动.
课堂总结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不仅理解了本课的内容,还掌握了生字的书写规范,并学会了从中学到的道理。接下来,老师会布置一些练习,让学生们用自己的方式展示自己的理解和记忆。
(1)教师引导学生完成课后作业。
(2)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完成练习。
(3)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后的休息时间发挥创造力,并分享他们完成的任务。
(4)老师布置一些有趣的任务,如绘制一张水循环图或其他与主题相关的内容。
(5)教师鼓励学生多提问和讨论,以促进课堂效率的提升。
(6)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完成一些练习。
(7)老师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后续的学习过程,并布置相关的活动.
(8)布置一些有趣的练习,如设计自己水循环图或其他与主题相关的内容。
推荐阅读
查看更多相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