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yle> #wennei .showanswer{font-size: 14px;margin-bottom: 10px} .g9{font-size: 14px;}
隐藏菜单
id_7广告位-99%*49
搜索
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人阅读
id_1广告位-95%*60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 教学内容
    角是小学阶段学生第一次接触的概念。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初步理解角的基本特征,掌握角的各部分名称以及它们的共同点。

  2. 教学目标

  3. 知识与技能: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4.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5. 情感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互助协作的团队精神,使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角,激发学习兴趣。

  6. 教学重难点

  7. 重点:建立角的概念,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8. 难点:初步建立角的大小概念。

二、教具与学具

  1. 教具
  2. 太阳板图片(展示生活中的角)
  3. 直尺
  4. 圆规
  5. 可爱的猫头鹰图片
  6. 细线
  7. 折纸角
  8. 角的大小比较工具

  9. 学具

  10. 长方形图片、正方形图片、三角形图片
  11. 圆纸片(用于比较角的大小)

三、教学过程设计

1. 复习引入

  • 活动一:观察生活中的角
    出示课件中的校园图片,让学生指出哪些是角,并用实物角进行对比。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尖尖”和“直直”的特点,强调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2. 找生活中的角

  • 活动二:判断不是角
    给出一些图形图片(如门、书本封口处),让学生判断哪些是角,并说出理由。接着,让学生在教室或家里找到物体上含有角的实例,并指出角的顶点和两条边。

3. 找生活中的角

  • 活动三:寻找生活中的角
    教师示范示范角的形成方式(打开吸铁石时出现尖锐的一角),并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验证“角”的大小。教师提问:“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和什么无关?”引导学生通过剪切、比较等活动得出结论。

4. 动手操作,动手画角

  • 活动四:折角
    教师在黑板上示范折角的动作,并请学生尝试折出不同大小的角。教师组织讨论:“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怎么变大或变小?”
  • 活动五:绘制角
    学生根据课件展示的角,动手在纸上画一个角,然后用细线标出顶点和两条边。

四、教学反思

  1. 学生参与度高:通过互动性强的活动(如找生活中的角、折角),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了学习兴趣。
  2. 表象到抽象的过渡自然:从观察实物到判断不是角,再到实际操作折角,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角的概念。
  3. 收获明显:学生不仅认识了角,还能够通过动手实践掌握角的大小比较方法。

总体来看,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和讨论,帮助他们理解角的基本特征,为后续学习几何图形打下坚实的基础。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原文:

```html

角的初步认识

(一)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二) 教学目标:

1. 结合生活情景,能正确地指出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

2. 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会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做出一个角,能初步比较角的大小,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想象能力和操作能力。

(三) 教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的方法。

教学难点:使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它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四)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三角板、吸管、几个大小不同的角等。

学具:三角板、吸管、几个大小不同的角等。

(五) 说教法

根据教材内容的编排特点,为了有效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我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1. 观察发现法。在教学中,我注重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把角的认识和生活情景紧密的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2. 导入探究法。低年级的学生的知识和思维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大部分学生的操作能力、思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还不能很好的有机结合。针对这种情况我采用引导探究法来组织学生进行探索性的学习活动。

(六) 说学法

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尤为重要,观察发现法、动手操作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是本节课学生的主要学习方法。让他们在找一找、折一折、画一画、比一比、说一说等系列活动中感知角的基本特征。

(七) 说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 同学们,我们在生活中每天都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图形, (出示一个三角形)你们知道它为什么叫“三角形”吗?谁愿意上来指一指(学生指角时多数是点一下)。

师:原来同学们心目中的角是这样。(在黑板点一下)这是角吗?看来指角还有很大的学问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意图:根据二年级学生的特点,首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入手,让他们从开始就充满好奇心、满怀兴趣地参与学习。同时,营造宽松、民主、活泼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心情愉快精神振奋,这种积极的情绪很容易打开思维的闸门,萌发创造力。

(二) 分析探究、认识新知

这一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中心,《课标》指出“应注重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获得对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直观经验。”因此,本环节的教学我分四个活动来进行探究:

1. 联系实际指角—-建立“角”的表象

(1) 以课本封面上的角为例,质疑:怎样才能正确的指出角呢?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让学生学会正确的指角方法,并且同桌间互相指指看。

通过指角活动,明确角在学生脑子中的印象。

(2) 观察课本主题图,把你找到的角,指给小组的同学看一看。这个练习,不仅给学生提供了表现自我的机会,又让学生感受到角就在我们身边。

2. 动手操作认识角—-探究角的共同特征

这是教学的重点。心理学家表明:孩子的智慧来自于指尖。所以,此活动我的设计以学生的动手操作为主,分四步完成:

(1) 折一折:先让学生用一张不规则的纸折一个自己喜欢的角。

(2) 比一比:并引导学生对折出的角进行观察、比较。在比较的过程中让学生初步感受到角有大有小。

(3) 摸一摸:接着让学生摸摸自己折的角,使他们通过亲身体会充分感知角有一个尖尖的点和两条直直的边。

(4) 说一说:紧接着我有组织学生交流摸角的感觉,逐步从实物中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根据学生的汇报,我进行板书,然后让学生看着板书说说角的各部分名称。

3. 实践操作画角

《课标》指出“本学段学生应进行简单的测量活动,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依据这一理念,我将画角的活动分成三步进行:

(1) 看一看:首先让学生观看课件演示画角的过程,使学生对画角的各步骤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培养他们独立学习的能力。

(2) 画一画:在老师的示范下,师生共同画角。通过老师的板书,有助于规范学生画角的方法。同时鼓励学生大胆尝试,画出不同方向的角,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3) 说一说:引导学生归纳角的特征和画角的方法,并使他们形成角的几何图形的认识。

4. 做角—-体会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

这是教学的难点。我先借助学具建立一个直观的角;然后通过游戏活动感受角的变化。具体分两步:

(1) 游戏:谁的手儿巧?

用吸管折成可以活动的角,使学生观察到角的变大和变小。

这一活动,让学生从认识静态的角过渡到认识动态的角。使学生在玩中形象地感知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2) 游戏:谁的眼力好?

出示准备好的两个大小相同,边长不同的角,让学生猜一猜这两个角谁大谁小?通过比较得出结论: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这样,将难点分散到两个游戏中,使他们能形象、深刻的理解角的大小和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两条边的长度无关。

(七) 全课总结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一) 作业: 独立完成课本练习题;

(二) 思考题: 如果有一幅画有各种角的 picture, 你能根据自己的理解,给这幅画的描述写上一个标题吗?

(八) 板书设计

板书是一节课的灵魂说在,因此我的板书体现了知识性和简洁性,使学生一目了然,更好的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推荐阅读

  银行自查报告总体评价怎么写_银行自查报告

  简单版购销合同_购销合同通用版

  形容慌乱成语_形容慌乱成语大全

查看更多相似文章
  • id_5广告位-99%*100
发表评论
畅言评论-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评论模板中修改
  • id_2广告位-99%*100
  • id_3广告位-99%*100
  • id_3广告位-99%*100

最新文章

推荐阅读
你可能感兴趣

©Copyright ©2007-2016 www.zizaicun.com (日鑫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合作QQ:2775252566 渝ICP备2025057959号   

合同范文
总结模板
通知体会
其他

©Copyright ©2007-2016 www.zizaicun.com (日鑫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合作QQ:2775252566 渝ICP备20250579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