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篇3
一、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 掌握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和约分、通分的方法;
- 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并能正确计算表面积和体积;
- 理解因数与倍数、质数和合数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 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观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经历探索数学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二、教学内容
- 图形的变换
- 因数与倍数
- 长方体和正方体
-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 分数的加减法
- 统计
- 数学广角
- 综合应用
三、备课安排
- 备课本:
- 根据教材内容设计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
确定每节课的课时安排,了解教学内容需要的重点和难点。
-
上课要点:
-
通过备课,明确每个课时的具体教学任务,包括知识要点、学习方法等。
-
批改作业:
- 根据学生的作业反馈,及时辅导学生,找出作业中的错题并进行订正;
-
对于平时表现较好的学生给予表扬,对表现差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
辅导后进生:
- 通过课堂提问、课后作业和小组讨论等方式,了解学困生的薄弱环节,并给予针对性的帮助。
- 鼓励学困生参与学习活动,让他们在轻松的氛围中感到成就感。
四、教学措施
- 改变教育观念:
- 强化“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
-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
-
积极参与教研活动:
- 参加学校数学组的培训和研讨,学习其他教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
上课前查阅相关的教学资料,学习成功的教学经验。
-
备课时注重以下几点:
- 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已有知识基础;
- 确保每节课的知识点都是在教材中明确的,并且能够联系实际生活;
-
积极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
-
加强教学方法:
- 采用探究式学习、活动式教学等方式,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展示汇报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力;
-
关注学生心理因素:
-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保持积极主动的态度,适当引导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五、综合应用活动
- 打电话问题:通过设计一些实际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并能正确计算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 粉刷墙壁问题:结合实际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体积公式来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应用能力。
以上是五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计划框架,希望能帮助到您!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五(2)班共有学生38人,从整体上来看,本班学生的学习习惯良好,大多数学生能按时完成作业,上课能积极回答问题,敢于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对数学学科有较浓厚的学习兴趣;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爱钻研,敢于探索,爱提问和质疑。五(1)班共有学生38人,相比之下,学习习惯不是很好,成绩也不好;近10名成绩过差,勉强达到四年级水平,主要表现在知识欠账过大,接受能力差,学习不够积极主动,有时有照抄作业现象。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这些内容:分数乘法、长方体
(一)、分数除法、长方体
(二)、分数混合运算、百分数、统计和总复习,共计7个单元。另外还安排了“数学与生活”、“有趣的测量”和“数学与购物”3个专题学习内容。
本册教材中的教学重点有: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
2、重点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针对分数应用题);
3、了解长方体的几何结构,掌握其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4、认识百分数的意义,探索并掌握百分数与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
5、认识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以及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本册教材中的教学难点有:
1、整数乘法的意义与分数乘法的意义之间的联系;
2、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要结合具体情境与操作来理解;
3、除数是分数的除法的意义(是从被除数中能够分出多少个除数的角度来理解的);
4、感受1立方米(m³)、1立方分米(dm³)、1立方厘米(cm³)以及1升(L)、1毫升(mL)的实际意义,能形象地描述这些体积单位实际有多大。
三、主要教学任务: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其计算法则,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能根据分数乘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2、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几何结构,理解表面积和体积的含义,掌握其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其表面积和体积,并运用所学解决日常生活中有关的一些基本问题。
3、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进行计算,掌握分数乘、除法的数量关系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解决较复杂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
4、认识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的读、写百分数,探索并掌握百分数与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
5、认识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以及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并学会选择使用;懂得中位数、众数的意义,会从一组数据中找出中位数和众数,并能针对具体问题选择使用。
四、主要教学措施:
1、教师要从自身做起,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备好课、上好课,批改好作业,以积极认真的态度来影响学生,提高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兴趣,使学生愿学、乐学。
2、积极学习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和经验,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使他们学的轻松快乐,使学生有学会向会学转变,有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和学习的效率。
3、充分把远程教育和网络教育等现代化教育资源引进课堂为教学服务,提高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基础。
4、抓好每月一次的单元测试,以激励表扬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展开竞争,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对后进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做到课堂上多提问,课下多关心,对他们的作业争取做到面批面改。使他们进一步树立起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全班教学质量的提高。
推荐阅读
查看更多相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