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只白鹤的教学设计范文
作为一位优秀的老师,常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将教学要素视为一个系统来分析、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教学设计如何写才合适呢?这里以《三只白鹤》的教学设计为例,供参考:
教学目标
- 认识“鹤”字,正确书写;
- 细致地朗读课文内容;
- 理解《三只白鹤》的故事,掌握白鹤如何找到鱼的知识;
重难点分析
- 学习“鹤”的读音和正确书写方法;
- 掌握白鹤找到鱼的具体步骤和原因;
- 培养学生观察事物、联系事物的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柳树图片、太阳图片、白云图片、大鱼图片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故事导入,激趣揭题
(1)课件:三只白鹤的名称和生活地点。
(2)播放《白鹤和大鱼》动画。
(3)问题引入:“哪只白鹤找到了埋在地里的大鱼?”
2. 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屏幕:带拼音的“鹤”字、带汉字音的词语;
(2)学生朗读“鹤”的字音,并齐读生字词。
(3)不带拼音的生词:白鹤、捉到、饱饱的、剩、埋在、留着,指名分段背诵。
3. 合作交流、分析课文
(1)屏幕:合作学习提示;四人小组讨论:①三只白鹤为什么埋鱼?②它们分别把鱼埋到了什么地方?③它们是怎样找鱼的呢?最后的结果怎样?
(2)小组讨论成果汇报,教师总结。
(3)重点指导第四自然段:“捉到许多鱼、吃饱饱的、剩下的一条”说明三只白鹤如何埋鱼的原因,并引导学生理解“找到许多”、“很多”等关键词。
第二课时
1. 学习自然段,理解内容
(1)屏幕:自然段①,“抓到了许多鱼、吃得饱饱的、剩下的一条”。问题:“为什么第三只白鹤找到了大鱼?”
(2)教师引导学生用这样一句话说一说:找的是自己记住的“标志”,而第一条和第二条的标志不同,找不到大鱼。
2. 观看课件演示,理解原因
(1)屏幕:自然段②,“太阳刚刚升起”与大鱼的位置对比,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第三只白鹤能找到大鱼,而其他两只白鹤找不着?
(2)教师用道具学生上台演示:以太阳和白云作为标志,找的方位不同,结果如何?
3. 拓展练习,总结收获
(1)问题引导:我们喜欢哪只白鹤?为什么?
(2)教师通过观察、提问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做事要多动脑筋,要符合实际,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变化。”
总结与反思
(1)教师小结:三只白鹤发现鱼的过程,让我们学到了很多道理。
(2)教师布置抄写“白鹤、捉到、饱饱的、剩、埋在、留着”词语,并要求学生用不同的句子和动作强化理解。
板书设计
三只白鹤
埋鱼 太阳底下 白云下面 柳树旁边 找鱼 找不到 找到
(原因 动 动 不动)
推荐阅读
保定市春节期间市区禁限燃放烟花爆竹的通告_保定市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
查看更多相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