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yle> #wennei .showanswer{font-size: 14px;margin-bottom: 10px} .g9{font-size: 14px;}
隐藏菜单
id_7广告位-99%*49
搜索
《舟夜书所见》古诗的简介_舟夜书所见的古诗是什么
人阅读
id_1广告位-95%*60

《舟夜书所见》古诗的简介

通过对自然景色细致地观察,运用动静结合的方法,展现了一幅美丽河上夜景,抒发了作者查慎行对自然之美兴奋之情。接下来我们搜集了《舟夜书所见》古诗的简介,供大家参考,帮助到您。

原文

查慎行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诗作

这首五言绝句是清代诗人查慎行在船上过夜时所记的所见到的景物。此题目出自《舟夜书所见》,原为《本草纲目》中“舟夜书所见”之名,亦称江上夜景。题目起因于《书提要》卷三第六序有云:“江上夜景,乃以船作夜行也。”此诗乃作者在船过时,通过观察江上的景物而写的所见所闻之作,既为观之,心生兴奋之情。

本诗出自清代作家查慎行。“月黑见渔灯”,此句描绘了月亮无光而见渔火的一幕,既出奇入玄,令人屏息凝神。“孤光一点萤”则表现了在这样的夜色中,渔灯显得孤独且微弱。这看似平凡的自然景色,实则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热烈向往和兴奋之情。

以下为诗的全诗及其注释,供参考:

原诗

查慎行.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注释

1、书:此处指书,作动词用,“记”、“写”的意思。

2、孤光:指孤独的灯光。

3、萤:萤火虫。这里比喻灯光像萤火虫一样微弱。

4、风簇浪:风吹起了浪,浪如簇拥,聚集而聚成一片。

译文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查慎行.

月黑无光,江上夜景可见渔灯,孤独而微弱的一点灯光。

微风如浪,河水泛起层层波浪,渔灯微光在水面散开,河面显得空无光辉。

赏析

这首诗似一幅速写,作者抓住了倒映在水中的渔火化作满天星星的片刻,几笔勾勒,立即捕捉住了这一转瞬即逝的景物。此诗还似一幅木刻,在漆黑的背景之下,漂浮着一盏渔灯,黑白对比鲜明,反差特别明显。

前两句是静态描写,将暗色与亮色联系在一起,显得形象鲜明。

在第二句中,“孤光一点萤”,表现了渔灯的形象。江水幽黑,只有孤零零的一点灯光闪烁着,仿佛一只萤火虫在原野里发出微弱的光。“孤”体现了环境的寂寞、单调,寄寓了一种茫然无奈的情感。

接下来两句为动态描写。不难想象,当诗人见到微风起,浪花涌动时,心情是何等地兴奋。“微微风簇浪”,抛开灯光,转而写“夜风”。微风吹起河水,河水哗哗作响,轻轻掀起浪花。这句写听觉,“浪花”由一点散作千万光景。

第三句“微微风簇浪”,说明微风能掀动一簇浪花。“浪花”渲染了一种宁静舒适的气氛。“浪花”在水中投下无数的光景,对应的是“散作满河星”。如同天上的山峰,劈空而来。那如萤的孤光,刹那间好像出现在万船灯火中,如风吹云般散去。

第四句“浪花”由一点散作千万,对应“满河星”,暗喻夜色中竟有星斗若隐若现。“微风”、“浪花”营造出一种宁静舒适的气氛。这并非平淡无奇的文字,而是诗作,使枯燥的河水面出现了一幅动人的奇幻景象。

作者:查慎行

出处:《本草纲目》卷三第六序

版本:1740年春

时间:1740年3月28日

作者简介:查慎行(1650~1727),清代著名诗作人,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清初六家之一。

版本来源:清.查慎行.本草纲目.明.版本.

  推荐阅读

  店面租房合同协议书_店面租房合同协议书

  本科毕业论文答辩评语_本科毕业论文答辩评语

  勤俭节约的短标语(食堂勤俭节约的标语)

查看更多相似文章
  • id_5广告位-99%*100
发表评论
畅言评论-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评论模板中修改
  • id_2广告位-99%*100
  • id_3广告位-99%*100
  • id_3广告位-99%*100

最新文章

推荐阅读
你可能感兴趣

©Copyright ©2007-2016 www.zizaicun.com (日鑫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合作QQ:2775252566 渝ICP备2025057959号   

合同范文
总结模板
通知体会
其他

©Copyright ©2007-2016 www.zizaicun.com (日鑫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合作QQ:2775252566 渝ICP备20250579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