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蟋蟀的住宅
《蟋蟀的住宅》选自《昆虫记》,作者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1823-1915)。文章主要介绍了蟋蟀洞穴的特点和修建过程等内容。
蟋蟀的住宅课件
教学目标:
1、认识“宅、蔽、弃、慎、择、穴、搜”7个生字,会写“弃、毫 、择”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住宅、隐蔽、毫不可惜、随遇而安、隐蔽、宽敞”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重点语句的品读,理解作者笔下的“蟋蟀的住宅是伟大的工程”的深刻内涵,激起观察自然界的兴趣。
3、积累好词佳句,体会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上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叶圣陶笔下的爬山虎、领略了植物王国中爬山虎的奇妙。这节课我们将走进昆虫世界,参观一下大昆虫学家法布尔笔下的《蟋蟀的住宅》,你们有兴趣吗?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写课题《蟋蟀的住宅》。
熟悉”的“悉”字加“虫”旁,就是“蟋”;“率领”的“率”字加“虫”旁,就是“蟀”。
蟋蟀的住宅到底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独特的地方,让作者如此喜欢它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蟋蟀的住址,一起走进多彩的昆虫的世界。
(设计意图:上课伊始,为了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进入学习状态,教师由书写标题直接导入。学生从题目中发现,课文采用了拟人化的方法,把蟋蟀住所称作住宅,可见作者喜欢蟋蟀。)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通读课文。
2、检查字词认读及朗读情况。
(1)出示课文生字语,先同桌互读、互纠,然后全班交流,掌握音、形、义:
隐蔽 隐藏 搜索 选择 住址 洞穴 柔弱 倾斜
(2)师生相互强调易错字:蔽、毫、倾,并适当写一写,加深记忆。
(3)指名朗读课文,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随机板书:特点、建造)
理清文章脉络:哪些自然段写蟋蟀住宅的特点?(2-6)哪些自然段写蟋蟀修筑住宅?(7-9)。
(三、潜心品读,感受伟大)
(一)感知特点,初识伟大
1、默读2-6自然段,画出写住宅特点的句子,再用几个词语概括写在旁边。
2、汇报交流
(交流一:外部特点)
课件出示:“▲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不过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
(1) 仔细琢磨,蟋蟀的住宅有什么特点?(随学生的回答,板书:向阳 干燥 湖荡 )这些特点好在哪里?
①抓住 “骤雨”生发:
知道什么是骤雨吗?又大又急的雨,这里竟然立刻就干了,怎么会这样呢?
②抓住“九寸深,一指宽”生发:
两个简单的数字,让我们明白了什么?(一下子就这样的隧道对身长只有2、3厘米的小蟋蟀来说,真够宽敞舒适的了!)朗读句子。
(2) 想象引读
寒冷的冬天来到了,别的昆虫因为没有房子而inctinctly shiver, you伏在洞门口,抚弄着触角,舒服地晒着太阳——
炎热的夏天来了,别的昆虫找来找去找不到阴凉的地方,热得抛出泥土来。
(3)课件出示填空:
“它用前足___土,还有钳子___掉较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足止踏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将泥土___到后面,倾斜地___开”。
(四)课件出示结合引语:
“即使在冬天,只要气候温和,太阳晒到它住宅的门口,还可以看见蟋蟀从里面不断地抛出泥土来。”
(1) 这句话哪个词跳入你眼帘?
(2) 自由谈体会并朗读。
(五)课件出示积累佳句:
1、对于蟋蟀如此平凡的小动物,为什么在作者的笔下却成了如此可爱的小精灵呢?你想对作者说点什么?(预设:因为用了拟人、打比方、列数字这些表达方法:因为他观察非常仔细,有耐心……)
2、找出相关的语句多读几遍,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六)课件出示读过这段文字后想到的问题:
——(法)法布尔《昆虫记》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话想说?各抒己见。
(四、积累佳句,感悟写法)
1、对于蟋蟀如此平凡的小动物,为什么在作者的笔下却成了如此可爱的小精灵呢?你想对作者说点什么?(预设:因为用了拟人、打比方、列数字这些表达方法:因为他观察非常仔细,有耐心……)
2、找出相关的语句多读几遍,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七)拓展延伸,亲近生命
1、感谢法布尔,让我们读到了如此怦然心动的文字。在《昆虫记》中还有这样一段文字:
课件出示:哦,我的蟋蟀们!因为有你们的陪伴我才感到生命的活力,而生命是我们这片土地上的灵魂……一个活着的微点——最小最小的生命的一粒,更能引起我的无限兴趣,更让我无比地热爱你们!
(四、拓展延伸,亲近生命)
特点:向阳 干燥 湖荡 真诚 倾斜 人工 结构(可选)
7、蟋蟀的住宅
推荐阅读
查看更多相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