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生就业工作总结
以学生就业工作的规范评价体系为抓手,全面推进学校就业工作
一、就业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截至到目前,我校共有20xx届毕业生4535人。经过一年的就业工作实践,毕业生就业率达88.47%,在全省同类高校中位居前列。具体数据如下:
-
20xx届毕业生读研548人;
-
毕业生考取特岗教师366人;
-
男性毕业生报名入伍510人。
学校在大学生预征工作中获"全国普通高校预征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预征规模达280万。
二、完成的主要工作
-
以省教育厅就业评估为契机,全面推进学校就业工作。目前已建立实习就业基地280个,在各地形成了良好的就业市场建设态势;与比亚迪公司、上海精锐教育集团、北京学大教育集团、富士康集团、双汇集团等大型企业和教育集团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
精心组织校园双选会,争取地方人事部门和教育部门的支持,联合举办校园双选会。09年校园双选会上,共邀请500多家用人单位来校招聘,现场提供招聘岗位5000多个,有20xx余名毕业生在招聘会上达成就业意向。同时,举办了80多场专场招聘会,为毕业生就业搭建了平台。
-
强化就业信息化建设。对学校和各学院的就业网页和就业网站进行了完善和建设,增加了"网上职业规划测评系统"和"网上远程招聘系统"等服务功能,提高了就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毕业生求职效率显著提升。
-
完善全省教育评评工作制度体系,新建了信息查询室和洽谈面试室。目前评估自查得分98.7分,达到优秀标准。
-
针对省评估指标体系,建立信息查询室、洽谈面试室等,实施评估档案40余盒;同时,在"农村义务教育特岗教师考前培训班"中开展针对性辅导工作,提高特岗教师考试通过率。20xx届特岗教师考试通过率达到86.7%,较全省平均通过率高出10多个百分点,位居全省高校前列。
-
加强对各院系就业工作的指导和督导,建立以校为本的人才资源管理机制,全面保障毕业生就业质量。
-
20xx届学生中,有500多名男毕业生报名参军,学校获得教育部高校预征工作先进单位。
三、就业工作存在的问题
-
就业经费不足,制约了就业工作的快速发展。
-
就业市场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
学校在提升就业能力方面还需加强和完善。
推荐阅读
查看更多相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