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节活动策划方案
一、寒食节
1. 活动目的
- 让幼儿了解寒食节的来历;感受寒食节与其它节日在气氛上有何不同。
- 通过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教育幼儿学习古人舍己为人、不争功名的精神。
2. 活动准备
- 不同节日的代表物品:月饼、新年树、花灯、白花、纸盒。
- 古代文献记载:晋文公外出九年,后以捷为名受封。
3. 活动过程
- 介之推是一位忠诚的有功之臣,他跟随晋文公在外十九年,有一次,晋文公被困在魏国,吃不上饭,他就偷偷地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来给晋文公吃。
- 晋文公想起介之推,马上派人去他家里找,没找到。后又找到绵山脚下,晋文公知道介之推很孝顺,想放火把山烧了,以为那样介之推就会背着母亲出来,可是,介之推和母亲都宁可烧死也不下山,这样,他母子就死了在山上。
- 晋文公很难过,也很后悔,就规定每年介之推死的那一天(也就是清明前一天),家家严禁烟火,吃寒食,即延续为寒食节。
4. 游戏
- 摸箱:将不同节日的代表物品放入有盖的纸盒里,请幼儿从中摸出一件,说出名称及属于哪个节日。
- 连线:将节日及代表物品的字卡贴在黑板上,让幼儿连线。
活动二 碫墓
活动目的
- 让幼儿理解扫墓的意义,培养幼儿尊重烈士的情感。
- 教育幼儿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活动准备
- 白纸、线、彩笔。
活动过程
- 让幼儿知道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扫墓日子。
- 教师:每年4月4,5或6日是清明,它是我国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一个,又是传统的扫墓日子,为了纪念革命先烈和死去的亲人,人们往往在这一天扫墓。
- 讨论:人们是怎样过清明节的?
活动准备
- 白纸、线、彩笔。
活动过程
- 教师讲解扫墓活动应注意的事项(要严肃,不乱讲话,表示对先烈的尊重)
- 然后由二位幼儿抬着花圈,其余幼儿排好队出发。
活动三 踏青
活动目的
- 让幼儿理解踏青的意义。
- 学会古诗《苏堤清明即事》,并知道意思。
活动准备
- 幻灯机、幻灯片等。
活动过程
- 回忆春游的情景,让幼儿自己总结初春的景色,并用有有还有的句式来简单描绘,如:春天里,有花、有草还有小鸟。
- 给幼儿介绍今昔踏青、春游故事。
(1)杜甫踏青,吟诗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
- (2)李白春游,吟诗《春夜宴桃李园序》。
- (3)现代博兴县一带吃巧巧饭。
每逢清明,一大早,姑娘们便三个一伙,五个一群,凑了挂面、鸡蛋,带上炊具来到村外,有的砌灶,有的拾柴,然后烧火煮面条。做好后,再往锅里仍些用秫秸制作的女工用品、然后分碗用餐。在吃饭时,谁若吃到女工用品,谁就会心灵手巧,这就是吃巧巧饭。
3. 学习古诗《苏堤清明即事》。
- 这首古诗是宋代诗人吴惟信描写春天春游景象的: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4. 仿编儿歌:春天来。指导幼儿用简炼的语句总结描绘春天的景色,如:春天到,春天到,小河流水哗哗笑,小鱼小虾戏耍闹。
推荐阅读
查看更多相似文章